1. 楚美网
  2. 眼科资讯
  3. 非常新研究:巩膜炎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!

非常新研究:巩膜炎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!

发布时间:2024-06-06 11:25:05  

巩膜炎的并发症较多,多发生在炎症的晚期。根据炎症的轻重和性质,合并症也会有所不同。表层巩膜炎约占15%,而深层巩膜炎的比例高达57%,尤其在重症坏死性巩膜炎中更为常见。炎症扩散并导致眼内炎时,可能出现各种角膜炎或角膜病变、白内障、葡萄膜炎、青光眼以及巩膜薄变(缺损)等眼部并发症

非常新研究:巩膜炎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!

(一)硬化性角膜炎

硬化性角膜炎(Sclerosing Keratitis),又名进行性巩角膜周围炎(Esclero-Perikeratitis),患者群体主要为女性,年龄较为成熟,常见双眼受累,病情反复发作,导致全角膜受累并可能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或青光眼,造成重后果。

非常新研究:巩膜炎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!

疾病特点为环绕角膜缘部的巩膜组织发生水肿及浸润性变化,并形成密集的血管新生现象,由角膜缘部渗入角膜深层组织,导致角膜混浊,此混浊通常发生于角膜缘部,但也可能出现于角膜中央的表面或实质中层,与巩膜病变部位无关,角膜混浊起初呈灰白色或灰黄色,随后变为白色,典型的形状为舌状或三角形,先进指向角膜中央,并常见在角膜基质板层内残留线状混浊,外观类似陶瓷,这种混浊一经出现便永不消退,在重病例中混浊可逐渐演变成环状,只有角膜中央保留透明区,甚至终中央透明区也消失,完全混浊,形成所谓“硬化性角膜”,也有个别病例在病变过程中,发展为巩膜边缘性溃疡。

所谓“硬化性角膜”,系指病变角膜组织变为陶瓷样外观而似巩膜,并非有硬化性的病理改变。

(二)角膜溶解或称角质层分离(keratolysis)

该疾病的特点是,在重坏死性巩膜炎或穿孔性巩膜软化时,原本透明的角膜表层会发生角质层分离、溶解脱落,有时甚至脱落范围超过数毫米。病情重的患者,后弹力层会膨出变得菲薄,轻触即可破裂。在病变的巩膜中也可能发生组织溶解脱落。对于这种溶解现象,经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可以阻止其进展,这表明抑制胶原活性对疾病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

非常新研究:巩膜炎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!

(三)巩膜缺损

仅出现在重的巩膜坏死病例中,如果发生坏死性巩膜炎并伴有炎症,则上方的巩膜血管会消失,下方的巩膜组织将变成无灌注区,终演变为坏死组织。在出现穿孔性巩膜软化的病例中,可能会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发生组织坏死,一旦坏死发生,巩膜就会变得薄而透明,甚至可能发生穿孔。

(四)葡萄膜炎

非常新研究:巩膜炎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!

根据大部分学者的数据显示,大约35%的眼睑疾病患者同时患有葡萄膜炎和视膜炎。对于前部和后部葡萄膜炎患者,都应当高度警惕是否存在并发的眼睑炎,反之亦然。如果后眼睑炎并发葡萄膜炎,则症状会更加重,常常伴有视膜脱落。也有报道称前房和玻璃体内存在炎症细胞,Wilhelmus在组织学上发现脉络膜微血管存在炎症;视膜中央动脉及其小动脉,以及后睫状血管周围形成套袖状浸润。

(五)青光眼

巩膜炎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导致眼压升高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包括:①睫状体脉络膜渗出导致虹膜-晶状体隔前移,引起房角闭合而出现急性闭角青光眼;②前房中的炎症细胞浸润阻塞小梁和房角;③巩膜表层血管周围的淋巴细胞套袖状浸润,导致巩膜静脉压力升高;④Sehlemm管周围的淋巴细胞套袖状浸润,影响房水的流出速度;⑤局部或全身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,可能诱发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。

眼科

相关文章